您好,欢迎来到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高质量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阅读次数:48   时间: 2025-07-22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新时代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开展高质量审计是必然之路。本文以滕州市审计系统聚焦谋划、实施、管控、成果等四个环节,并在理念、制度、方式、技术、保障等五个层面开展高质量审计为例,探索推进高质量审计的发展路径。

一、推进高质量审计的实践

(一)强化政治建设,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1.提高政治站位,把牢党建之“舵”。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讲政治作为内在要求、思维常态和行动自觉,健全完善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实施“党建领审、研究提审、科技促审、质量强审、人才兴审”行动,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打牢思想基础,铸就党建之“魂”。一是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对标对表学、联系实际学,开展交互式、实践式、沉浸式微党课,统一思想。二是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树先进、学先进、创先进”活动,发挥示范效应。

3.筑牢战斗堡垒,夯实党建之“基”。一是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一线工作法,由党组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支部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工作部署、任务分解、跟踪督办,发挥组织优势。二是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五星党支部,形成“全局一品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二)强化研以致用,坚决扛牢职责使命

1.“高”点站位,“选准题”总揽业务全局。一是高站位统筹谋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审计工作放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去思考、去统筹、去谋划,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规划,建立审计项目计划滚动安排机制,精心编制年度项目计划,既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全面覆盖,又在每个年度内实现重点覆盖。二是高效能统筹管理。树牢审计“一盘棋”思想,以计划为抓手,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科学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注重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相互融合、不同行业审计内容相互衔接,同步安排、协同实施、成果共享,扩大审计覆盖面;以项目为载体,在大数据审计、审计组织方式、审计成果共享以及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等方面,推进跨层级、跨专业、跨部门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提升整体监督效能。

2.“研”字着手,“画准像”精准过程管控。一是加强审前研究,做到方案精准。根据审计事项,多途径收集所涉行业规划纲要、行业特点、行业政策,所涉单位管理体制、职能职责、财政财务收支状况、信息系统情况,以及年度监督检查结果等,分析研判审计事项关键点和薄弱点,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审后研判,做好画像精准。完善业务会议制度,做实审后研判,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客观求实进行审计评估,避免发生选择性反映、评价、处理、报告,做到评价精准、问题精准、定性精准、建议精准。

3.“深”度挖掘,“谏真言”提升成果层次。聚焦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结合相关领域历史沿革、经济背景、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以改革眼光、前瞻视角对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对普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上找对策,形成有分量的审计信息或审计专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强化审计整改,做实审计“后半篇”文章

1.创新审计整改工作模式。持续完善“党委主导、人大监督、政府统筹、部门履责、审计跟踪”的审计整改工作模式,推进审计与人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财政等各类监督之间贯通协同,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整改合力,一体推进“查、追、改、治”。

2.加强审计整改跟踪督办。注重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分类指导,短期能整改的边审边改、立行立改,历史遗留、情况较复杂的持续跟踪指导,涉及制度设计、行业系统共性的问题,提醒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协调推进,并推动举一反三,实现“发现一点,规范一片”。同时,制定《关于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审计整改跟踪督办工作流程》,实行问题编号、跟踪督促、情况反馈、整改销号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审计约谈办法》,将审计约谈与审计发现问题、问题整改落实同步跟进,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配合审计和审计整改的责任。

二、制约高质量审计的因素

(一)审计思维、审计理念还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部分审计人员思维还未转变,还存在就审计而审计、就账本看账本、就数据谈数据,对被审计单位改革方向、行业特点、政策等关注不够。

(二)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还不够平衡。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度还不够深,“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的责任链条拧得还不够紧。

(三)审计现场质量管控还需要加强。当前审计现场管理办法还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过程管控重视不够,少数审计人员思维认识存在片面性、随意性和抵触情绪。

(四)审计成果提炼运用不够。提炼的审计成果站位不高,报送的时效性不强,不能很好符合党委、政府宏观决策需要;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之间的协作机制还不够顺畅高效,且存在部分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够有力。

(五)开展研究型审计还不够全面深入。研究审计自身业务工作较多,研究审计对象不够,对被审计对象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职能职责、行业特点、行业政策等研究分析还不够深,导致问题查的不深不透,问题定性不明晰、不准确。

(六)信息化建设与高质量审计不相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进度与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契合度还不够高,基层审计机关对大数据审计的获得感还不够强;数据采集和共享还不够,数据的穿透力、利用率不够高;国产数据库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不够。

三、开展高质量审计的对策

在新时期新要求下,开展高质量审计必须认识并解决好谋划、实施、管控和成果在高质量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恪守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主基调、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一线工作法,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在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和政治要求,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

(二)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以高质量研究助力高质量审计提质增效。坚持把研究型审计全面运用到审计全过程各环节,运用到研究审计自身工作与研究被审计对象职能职责、行业特点、行业政策等同步,促进理论研究、业务实践、决策服务的深度融合。牢牢守住审计质量生命线,全面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和项目效能考核,着力在审计流程上依法规范,在审计质量上不断提升。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审计工作发展趋势,加快把大数据、区块链、智慧型审计技术转化为现实审计生产力。深入贯彻“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落实容错纠错实施意见,审慎、精准评判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三)做实做细贯通协同,以高质量制度支撑推动各类监督高效联动。要着力构建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审计与人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司法、财政等监督贯通协同体系,不断深化在工作统筹谋划、日常沟通协作、资源调配使用、线索移送督办、工作成果运用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实现高效协同发力,一体推进“查、追、改、治”。要不断探索推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审融合”,增强监督合力。

(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高质量审计队伍夯实高质量审计发展根基。坚持在“选、育、用、管、励”上全链条发力,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作者:滕州市审计局  郭本强 邱文政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晶都国际C座2单元2003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400-1234-123

    Copyright @ 2020-2030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4368号